蒲津渡遺址位于周浦古城西門外,黃河東岸。古黃河上著名的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濟市溆浦州府西門外的黃河東岸,歷史悠久的蒲津橋、唐開元鐵牛也坐落于此,風陵渡,蒲津渡,玉門渡,磧口渡口在沒有跨江大橋之前的漫長歲月里,黃河東岸的山西和西岸的陜西憑借這些渡口互通有無。
古黃河上著名的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濟市溆浦州府西門外的黃河東岸,歷史悠久的蒲津橋和唐開元鐵牛也坐落于此。后來由于黃河東移,開元鐵牛等人消失在水中,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在20世紀40年代,河水沿著周浦的西墻流出。據(jù)當?shù)乩先嘶貞?,在枯水期,入水時能摸到鐵牛角,航行時船底被牛角扎傷。20世紀50年代以后,三門峽庫區(qū)洪水泛濫,河床淤積,河水西移。到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鐵牛已經(jīng)被埋在黃河水面以下超過2米的河漫灘中。
蒲津渡遺址位于周浦古城西門外,黃河東岸。保存和觀賞價值最完整的明代地層距地表7米左右。最突出的文物是開元鐵牛。牧羊牛等四頭鐵牛旁邊各有一個鐵人。鐵牛分南北兩組。兩個牛一組,前后排列,面向西方。鐵牛等為唐代普金橋遺跡,排列仍列為前橋頭,可見唐代建橋工程。每頭鐵牛高約1.9米,長3米,寬1.3米。牛尾后有一橫軸,直徑約0.4米,長約2.3米。
2、陜西還有原生態(tài)的黃河古渡!車子能從船上開過河,附近景區(qū)特別多“黃河過古河”,四個字,洋溢著歷史的浩瀚,聽起來都有點鐵馬秋風。黃河從北到南流經(jīng)陜西約800公里,山西與陜西隔河相望。千百年來,三秦三晉之間誕生了無數(shù)精彩的歷史故事,而把這些故事像絲線一樣連在一起的,正是黃河上的古渡口。風陵渡,蒲津渡,玉門渡,磧口渡口在沒有跨江大橋之前的漫長歲月里,黃河東岸的山西和西岸的陜西憑借這些渡口互通有無。
那么,黃河沿岸的古代渡口都遺留在哪里呢?這年初夏,黃一家從安出發(fā),經(jīng)渭南大荔縣,到了黃河邊的“沿黃公路”,再南行,到達關(guān)中平原東北部的洽川旅游區(qū)。沒想到,這里還有一個原始風味的渡口,雖然沒有渡船過河,但承擔運輸重任的依然是船只。直立的船只串聯(lián)起來,鋼板鋪成的道路穩(wěn)穩(wěn)地架設(shè)在上面,直通黃河對岸的山西,卡車、轎車等各種車輛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