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是哪個省武穴市市是什么時候建立的?武穴現(xiàn)在是什么古國武穴市屬于湖北省黃岡市管理的縣級市,是長江中游的一個港口城市。市政府,政府駐武穴,1887年10月23日,撤銷廣濟縣,以武穴鎮(zhèn)為名建立武穴市,1996年,武穴市面積1200.4平方公里,人口約70萬人。
武穴市是湖北省黃岡市管理的縣級市,長江中游港口城市。該縣位于長江中游北岸,大別山南麓,湖北東緣,與武頭、楚圩接壤,歷來是鄂、皖、贛毗鄰地區(qū)三省七縣的要道。武穴歷史悠久。根據(jù)考古學(xué)家在大金鎮(zhèn)赤山遺址的發(fā)現(xiàn),武穴早在3000 . 5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夏商周三代屬荊州管轄;春秋戰(zhàn)國屬楚國;秦朝屬九江郡;漢朝屬江夏郡(《湖北通志》載:“廣濟為漢蘄春、旬陽之郡”);三國時屬吳,屬蘄春郡;西晉時期,廣濟仍屬蘄春、旬陽兩縣。
藝兮八年(公元412年),旬陽縣遷至江南柴桑,原江北地區(qū)劃入祁陽。至此,祁陽縣名改為吉昌。陳太建五年(公元573年),齊歸陳。公元579年,北周占領(lǐng)蘄昌土地,從蘄昌縣劃出廣濟疆域,建立永寧縣,隸屬周琦蘄昌縣。隋朝初,永寧縣屬周琦總統(tǒng)制(后改稱周琦、蘄春縣)。隋末,永寧縣制被廢除,并入蘄春縣。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蘄春,歸永寧縣,屬淮南路周琦。
3、 武穴市哪一年成立市?
1887年10月23日,撤銷廣濟縣,建立武穴市,以武穴鎮(zhèn)為駐地。歷史沿革民國初年,廣濟隸屬江漢路。1926年廢棄,廣濟直屬湖北省。1932年10月實行省、院、縣三級制,廣濟為第三行政監(jiān)察區(qū)。1936年改為第二行政監(jiān)察區(qū)。1940年隸屬鄂東行署。1945年11月,隸屬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qū)。1949年,中華、中華、中國共產(chǎn)黨、中華民國成立后,設(shè)立為廣濟縣,一直隸屬湖北省黃岡地區(qū)。
1996年,武穴市面積1200.4平方公里,人口約70萬人。轄武穴街道、闞江街道、天鎮(zhèn)街道、龍坪街道、梅川鎮(zhèn)、玉川鎮(zhèn)、花橋鎮(zhèn)、鄭公塔鎮(zhèn)、大津鎮(zhèn)、詩佛廟鎮(zhèn)、王思鎮(zhèn)、大法寺鎮(zhèn)、橫崗鄉(xiāng)、太平鄉(xiāng)、兩路鄉(xiāng)、南泉鄉(xiāng)4個街道、8個鎮(zhèn)、4個鄉(xiāng),市政府。政府駐武穴,中國有一個國營農(nóng)場和一個科技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1997年12月,經(jīng)省政府批準,撤銷兩路鄉(xiāng),設(shè)立兩路鎮(zhèn),鎮(zhèn)政府的駐地從雀兒山遷到了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