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舉報有什么區(qū)別?如何向紀檢部門舉報《紀檢監(jiān)察機關處理檢舉投訴工作規(guī)則》第七條確定了五種檢舉投訴方式:1。將舉報材料以信函方式郵寄到紀檢監(jiān)察機關,檢察舉報電話是多少?2、理念不同檢舉指有關部門或組織揭發(fā)違法犯罪行為檢舉。
1、怎么舉報貪污受賄官員1。具體措施:每周一到周五去各檢察院“接待中心”,最好帶上書面舉報材料和相關證據(jù)。2.給檢察院舉報中心寫信檢舉盡可能詳細地陳述被舉報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單位、職務、聯(lián)系方式等,方便檢察院調查。如同時舉報多人,請逐一陳述基本情況;被舉報犯罪的具體事實,說明案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手段、具體情節(jié)和危害后果等。如果犯罪事實較多,建議逐項寫清楚;掌握刑事證據(jù),說明證據(jù)的種類、證明力和來源;證人和知情人的情況、姓名、單位和聯(lián)系電話;表達對案件的看法和具體要求。
2、實名舉報去哪個部門法律解析:實名舉報應向紀委監(jiān)察機關舉報。監(jiān)察機關應當建立舉報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任何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違反行政紀律的行為,有權向監(jiān)察機關或者檢舉投訴。監(jiān)察機關應當受理舉報,并依法調查處理。實名舉報的,應當回復處理結果。監(jiān)察機關應當對舉報事項、舉報受理以及與舉報人有關的信息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二)舉報材料應當放置在保密場所,并配備保密設施。未經許可,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機密場所。(三)向檢察長舉報線索時,應將有關材料密封在保密袋內,并填寫保密編號,由檢察長本人啟封。(四)嚴禁泄露舉報內容和舉報人姓名、住址、電話等個人信息,嚴禁將舉報材料轉交被舉報人或被舉報單位。
3、檢察舉報電話是多少?法律分析:第一個電話,12309。12309是最高人民檢察院設立的舉報熱線,統(tǒng)一受理全國人民群眾的控告、申訴和舉報,受理和審查案件等事項。第二個電話,12388。統(tǒng)一舉報電話12388于2008年6月26日正式開通。設立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接受群眾對*、領導干部和公務員違反黨紀政紀的投訴檢舉,或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4、怎么向紀檢部門舉報紀檢監(jiān)察機關處理投訴工作規(guī)則第七條檢舉規(guī)定了五種投訴方式:1 .向紀檢監(jiān)察機關發(fā)函反映問題。以信函方式將舉報材料寄送紀檢監(jiān)察機關??梢赃x擇普通郵件、掛號信、EMS(郵寄地址可在當?shù)丶o委網站查詢。特別提醒:快遞可能收不到!2.到紀檢監(jiān)察機關指定的接待場所當面反映問題,到紀檢監(jiān)察機關指定的接待場所當面提出檢舉控告、申訴、批評和建議。
三、撥打紀檢監(jiān)察機關檢舉投訴電話反映問題撥打全國統(tǒng)一的12388舉報電話反映問題。特別提醒:撥號時請?zhí)砑酉鄳膮^(qū)號。4.將電子材料發(fā)送至檢舉投訴網站、微信公眾平臺、手機客戶端等紀檢監(jiān)察機關網上舉報受理平臺,登錄紀檢監(jiān)察機關舉報網站進行舉報(或登錄當?shù)丶o委官網“信訪舉報平臺”按程序填寫內容)。特別提醒:也可以關注當?shù)丶o委的微信微信官方賬號。
5、控告和 檢舉的區(qū)別法律分析:檢舉與指控不同的是檢舉人與違紀案件沒有直接關系,不會受到違紀案件的直接影響。在違紀案件中,原告通常是共犯或受害者。法律依據(jù):《紀檢監(jiān)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guī)則》第四條任何組織和個人對下列行為,有權向紀檢監(jiān)察機關提出檢舉控告: (一)黨組織和*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等黨紀;
6、 檢舉控告和信訪舉報的區(qū)別是什么第一,行為主體不同。檢舉該人一般與違紀案件沒有直接關系,既不是從犯,也不是被害人;控告人是直接或間接的被害人,或者是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和親屬。二是行為目的不同,檢舉一般出于義憤或維護公共利益;指責一般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訪條例》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接待來信來訪,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7、 檢舉和舉報的區(qū)別是什么?1、目標受眾不同檢舉目標受眾是揭露違法犯罪行為的有關部門或組織。舉報的對象是上級機關。2、理念不同檢舉指有關部門或組織揭發(fā)違法犯罪行為檢舉。匯報就是向上級匯報。3、用法不同檢舉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使用匯報的場合比較常見。檢舉及舉報的含義:舉報是指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個人向司法機關和有關部門檢舉揭發(fā)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或線索的行為檢舉。
中國憲法第41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權對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都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檢舉向黨組織和紀檢機關舉報*或黨組織的違紀違法或不正之風,是非受害者的行為。
8、 檢舉控告規(guī)則舉報、投訴、舉報可以書面或口頭方式進行。受理口頭舉報、投訴或者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制作筆錄,經正確宣讀后,由舉報人、投訴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陷害的法律責任。但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jù),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誣告,也要與誣告嚴格區(qū)分。*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應當保障舉報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法律依據(jù):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報案、控告、舉報可以采用書面方式,也可以采用口頭方式。受理口頭舉報、投訴或者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制作筆錄,經正確宣讀后,由舉報人、投訴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陷害的法律責任。但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jù),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誣告,也要與誣告嚴格區(q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