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國家賠償都有哪些程序
- 3,申請行政賠償程序
- 4,行政賠償程序有哪些
- 5,如何申請國家賠償程序是怎樣的
- 1,國家賠償都有哪些程序
賠償?shù)囊话愠绦蚴牵?1)提出賠償請求,要求賠償應當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載明受害人的自然狀況、具體的要求、根據(jù)和理由;(2)合議。無論是行政審判庭,還是賠償委員會,都采取合議的方式實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審理案件;(3)作出是否賠償?shù)牟脹Q。賠償委員會作出賠償決定,是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決定,必須執(zhí)行,行政訴訟中的賠償判決,則依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的程序,當事人有權上訴。 3,申請行政賠償程序
申請行政賠償程序具體如下:(一)申請賠償與受理立案:1.政策法規(guī)處為我局機關行政賠償案件的受理機構,負責對賠償請求進行初步審查并決定是否立案。2.請求賠償應由請求人填寫《行政賠償申請登記表》。特殊情況不能以書面方式提出的,可以口頭方式提出,由受理機關承辦人員代為填寫并作出筆錄,當事人簽名。(二)審查:1、賠償申請是否屬于法律、法規(guī)以及規(guī)章規(guī)定的賠償范圍。2、有無法律、法規(guī)以及規(guī)章關于不予賠償?shù)囊?guī)定情形。3、請求人是否符合《國家賠償法》第六條規(guī)定的條件。4、是否應由本機關予以賠償。5、賠償請求是否已過時效。6、請求賠償?shù)挠嘘P材料是否齊全。(三)行政賠償案件的辦理:1、對已立案的行政賠償案件,由案件受理機構送有關業(yè)務工作部門辦理,特殊情況外,也可由案件受理機構直接辦理。2、承辦部門應在一個月內對賠償請求提出予以賠償或不予賠償?shù)囊庖?,連同有關材料報送政策法規(guī)處審核。3、政策法規(guī)處對承辦部門的意見應在十日內進行審核,報本機關分管負責人審核同意后,報本機關主要負責人批準。4、司法行政機關對符合法定賠償條件,決定予以賠償?shù)?,制作《行政賠償決定書》。5、對不符合法定賠償條件,決定不予賠償?shù)?,制作《不予行政賠償決定書》?!缎姓r償決定書》和《不予行政賠償決定書》由機關主要負責人簽署,加蓋機關印章,并送達賠償請求人。6、對本機關不負有賠償義務的申請,應通知賠償請求人向有賠償義務的的機關提出。賠償義務人是其他司法行政機關的,也可以根據(jù)申請人的請求,收案后移送有賠償義務的司法行政機關。(四)行政賠償?shù)膱?zhí)行:負有賠償義務的司法行政機關負責賠償決定的執(zhí)行。 4,行政賠償程序有哪些
(一)單獨提出賠償請求程序的含義 ?。薄橘r償義務機關自我糾正錯誤提供機會,體現(xiàn)對賠償義務機關的尊重,同時也有利于加強行政機關的內部監(jiān)督。 ?。?、有利于迅速解決賠償爭議,減少受害人的訴累。先行處理程序手續(xù)簡便、及時,從而根本上有利于減少賠償義務機關和受害人的支出。 (二)行政賠償義務機關的先行處理程序 行政賠償義務機關在受理和處理受害人單獨提出賠償請求時,辦理手續(xù): ?。?、確認加害行為的違法性。從國際賠償法的規(guī)定和實踐經驗來看,受害人單獨提出賠償請求的,必須以加害行為的違法性得到確認為前提。確認加害行為違法性的途徑有: ?。ǎ保┵r償義務機關自己確認。實施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書面承認其行為的違法性。 (2)通過行政復議確認。行政復議機關的撤銷決定、履行法定職責的決定是確認加害行為違法性的直接根據(jù)。 ?。ǎ常┩ㄟ^行政訴訟確認。人民*的撤銷判決、履行判決和確認判決都是確認加害行為違法性的根據(jù)。 ?。?、受害人提出賠償請求。受害人提出賠償請求應當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具備以下事項: (1)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請求權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寫明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如果有代理人的,應寫明代理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住所或居所。 ?。ǎ玻┚唧w的要求、事實根據(jù)和理由。賠償請求包括賠償?shù)姆秶⒎绞降龋缯埱筚r償?shù)慕痤~或恢復原狀的內容等,要求必須要明確、具體。事實根據(jù)是指受害人遭受損害的時間、地點、客體、范圍等。理由是指損害形成的原因,如有關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的因果關系等。 ?。ǎ常┥暾埖哪辍⒃?、日。 ?。ǎ矗┯嘘P的附件。包括行政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書,*的判決書等文件、醫(yī)療證明、證人、照片等有關證據(jù)材料或者證據(jù)線索。 5,如何申請國家賠償程序是怎樣的
根據(jù)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國家賠償是以行政或司法機關違法為前提。賠償又分刑事賠償和行政賠償,在國家賠償法中設置了不同的程序。 刑事賠償主要是司法機關在司法活動中違法,給當事人造成侵害。其賠償程序的初始得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確認申請,要求賠償義務機關確認其行為違法。確認違法有多種形式,如錯判、錯拘、錯捕等,這些明顯錯案的,實際已經確認違法,不需要再走確認程序。不明顯的,或當事人認為是違法,但需要行政或司法機關確認的,則需經行政或司法機關確認,確認的期限是60日。對確認有異議的,按照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只能“申訴”,也就是進入了“信訪程序”。一旦該機關確認自己行為不違法,你就永遠走不進賠償?shù)膶嶓w中了。這也是現(xiàn)行國家賠償法的缺憾,故被人們稱為“不賠法”。對確認違法的,才可進一步提出國家賠償申請。賠償義務機關收到賠償申請后二個月內,應當作出賠償決定。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shù)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其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復議機關收到復議申請后二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行政賠償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中違法,給當事人造成侵害的。根據(jù)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行政賠償可以直接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中一并提出。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個月內按照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shù)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提起訴訟。 延伸知識: 國家賠償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jù)和理由; (三)申請人簽名、申請的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