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1996年農村人口統(tǒng)計的截止時間是8月底,新的農村土地承包法進一步規(guī)定實行家庭承包。從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許多地區(qū)根據國家政策實行“兩個田制”,即“責任田、口糧田”分別承包。
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形式和主要類型1。法律和政策變化引起的爭議。新的農村土地承包法進一步規(guī)定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許多地區(qū)根據國家政策實行“二田制”承包制,即“責任田、口糧田”,導致村民要求及時收回責任田,并以聯(lián)產承包方式按家庭承包進行再分配,但原承包合同并未到期,從而引發(fā)糾紛。2.管理混亂引發(fā)的糾紛。
主要有以下幾種:(1)村干部利用職權,不經民主協(xié)商就承包,有的甚至明顯低價承包。對于這種情況,村民們各有各的看法。一旦地價上漲或土地收益增加,就容易引發(fā)群體性矛盾糾紛。(2)土地權屬邊界不清晰。由于歷史原因,部分土地權屬不明確,土地使用證未批,在開發(fā)種植時引發(fā)爭議。特別是一些遠離村莊的荒地,被靠近土地的農民逐漸開發(fā)種植,產生收入后引發(fā)糾紛。
你問的問題太寬泛,無法準確回答。我國農村土地承包制有很多內涵,具體條款無法一一出臺。可以介紹一下你面臨的具體問題,并回答一下。我國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最早以政策的形式出現(xiàn),2003年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最終以法律的形式明確,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以下只是幾條具體規(guī)定,供你參考:1。目前實行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和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中的各種責任制,包括合同工的小規(guī)模固定報酬、合同工的專業(yè)承包報酬、包產到戶、包產到戶、包產到組等等,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眾不要求,就不應該改變。
3、什么人沒有權要口糧田首先必須明確,口糧田不是個人所有,是屬于集體的。所以,沒有人愿意這樣說。口糧田屬于自留地,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歸農民集體所有。同時,《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收或者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因此,口糧田可以征用或征收,征收耕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
4、據悉1996年農村兩 田制分田統(tǒng)計人口截止時間為8月底,入學原因9月17日遷...政策是國家制定的,土地也是國家所有,村集體管理。分田承包經營方式由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分配,村干部由村民選舉產生。每個村的田地分配是不一樣的,分配田地需要村民大會同意后才能決定分配田地。個人對劃撥土地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或者向上一級領導干部反映,提出意見。
5、機動田\經濟田\土地承包田有什么區(qū)分土地作為農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以前的所有權是不完整的、不確定的。通過登記發(fā)證來確權,本質上是對農民的一種保護,經營權的不確定性會直接導致經營行為的不確定性,農民不愿意對他的生產周期長的土地進行大量投資。同時,土地確權是第二輪土地承包政策實施十多年后的一次再完善,群眾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地塊的權屬和面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