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主觀性:工資個人取得的工資收入,在每月收入中扣除法定扣除額5000元(外國人為4800元)后,個人按規(guī)定標準繳納的社會保障費和住房公積金,可作為應納稅所得額扣除。對工資的工資薪金所得按3% ~ 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兩地取得工資如何納稅?根據(jù)《關(guān)于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辦法(試行)的通知》,境內(nèi)有兩個及兩個以上單位的,應當選擇并向當?shù)刂鞴芏悇諜C關(guān)申報。
5、 工資繳納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你說的工資17180有沒有扣除社保和公積金?有沒有特別的附加扣除?假設你的社保和公積金個人繳費是2800元,你有1000元的租房專項附加扣除,那么你的計稅收入是0 13380 x 12160560,當前年納稅起征點是60000元,160560。
6、 工資如何納稅基本社會保險費用(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等。)單位為職工個人繳納的,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范圍和標準執(zhí)行的,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單位為個人繳納商業(yè)保險費的,保險費視同工資工資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單位為職工繳納的補充養(yǎng)老保險、補充醫(yī)療保險、補充公積金屬于工資,當月工資收入不得扣除個人所得稅。
7、 工資扣稅如何計算的?工資扣稅計算公式如下:本期應扣繳的預扣稅額(累計預扣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額)累計預扣稅額累計預扣應納稅所得額累計預扣稅額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扣除費用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納稅人截至本月確定的其他扣除額工資累計工資薪金所得減去累計免稅收入、累計費用、 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為累計扣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累計扣繳稅款。
當余額為負數(shù)時,將暫時不予退稅。納稅年度結(jié)束后余額仍為負數(shù)時,納稅人進行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多退少補。擴展信息:工資扣稅時,全部員工個人所得稅全額扣繳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包括:1。工資,工資收入;2.勞務報酬所得;3.報酬收入;4.版稅收入:5。利息、股息、紅利所得;6.財產(chǎn)租賃收入;7.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8.意外收入。
8、 工資累計扣稅計算方法是什么法律分析:當月個稅(累計收入、五險一金、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費用)x扣繳稅率、速算扣除、累計已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累計計稅before工資累計收入、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已扣除費用、累計應納稅額。月應納稅額累計應納稅額累計納稅額累計已繳稅款累計扣除費用員工當年工作月數(shù)為x5000。一、截止到當月的所有/123,456,789-1/相當于“年”,計算為個人所得稅,扣除截止到上月累計繳納的稅款。
9、 計稅 工資的公式怎么計算1。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工資收入扣除“五險一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2.免稅額度為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為:納稅后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實際繳納額工資應付工資五險一金納稅額。3.personalincometax是在個人所得稅征管過程中,調(diào)整稅務機關(guān)與自然人(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社會關(guān)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也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收入,只要與職務、就業(yè)有關(guān),不論其所在單位的資金支出渠道或以現(xiàn)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的支付。,是工資,工資收入項目的征稅對象,擴展信息:1。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范圍是什么:a、工資、薪金所得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工資、工資、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